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周月白肖邦的小说拾光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达不溜熊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后来朋友说,那天的周月白眼神温柔得不像话。我点开他的朋友圈,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“拾光”的奶茶店。这个名字莫名熟悉,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,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。巧合吗?会是他吗?心跳突然加快,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。正当我胡思乱想时,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:“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。”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。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,我站在阳台上,望着远处的灯火,突然有种冲动。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。6根据导航显示,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。夜色朦胧,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。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,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。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,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。“拾光”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,像是等待已久的路...
我点开他的朋友圈,
最新的定位显示在一家叫“拾光”的奶茶店。
这个名字莫名熟悉,
我翻开前几天的外卖袋,发现有几杯奶茶正是来自这家店。
巧合吗?会是他吗?
心跳突然加快,突然庆幸我有收集袋子的爱好。
正当我胡思乱想时,看到了他新发的朋友圈:
“给写稿到深夜的记者。”
配图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。
深夜的城市霓虹闪烁,我站在阳台上,
望着远处的灯火,突然有种冲动。
我想去那家奶茶店看看。
6
根据导航显示,这家店离我家大概十分钟的距离。
夜色朦胧,我沿着后街慢慢走着。
路灯在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,秋夜的风裹挟着银杏叶的香气。
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,却从未注意过街角那家小小的奶茶店。
“拾光”的招牌在夜色中发着温暖的光,像是等待已久的路标。
透过玻璃橱窗,能看到里面暖黄的灯光下有人在忙碌。
我在门口驻足,犹豫着要不要推门。
突然,一阵熟悉的琴声流泻而出。
是肖邦的《夜曲》。
这首曲子,在记忆里有着特殊的位置。
隔着玻璃,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。
他坐在角落的三角钢琴前,指尖在黑白琴键间起舞。
暖色的灯光笼罩着他的轮廓,恍若隔世。
深吸一口气,我推开了店门。
风铃清脆的声响打破了琴声的静谧。
抬头的那一刻,时光仿佛静止。
周月白还是那样清雅的气质,黑色衬衫衬得他越发修长。
眉眼间多了些许沉淀,却依然如记忆中般温润。
琴声在空气中轻轻散去。
“你终于来了。”<
意地晃着奶茶,“周月白,恋爱了。”
“胡说,他那个人,除了琴什么都不懂。”
“打赌吗?输了请我喝咖啡一个月。”
结果第二天,我就看见周月白偷偷放了杯奶茶在熟睡的林夏旁边。
从那以后,整整一个月,我也给李婷买了各种口味的咖啡。
后来周月白去了维也纳,我和李婷也按部就班,上学、毕业、工作。
“你说他们俩这样,算不算有缘无分?”
某天加班,她突然这么问我。
“怎么突然问这个?”
“林夏去新闻社工作了,看她每天抱着难喝的速溶奶茶,挺心疼的。”
那天晚上,我们聊了很多。
关于周月白的倔强,关于林夏的坚持。
也聊到了我们自己。
“其实我一直觉得你特别啰嗦。”她突然说。
“是吗?那你还天天跟我抢饭吃。”
“谁让你总能找到好吃的。”
“那要不要以后天天给你找好吃的?”
就这样,我们在谈论别人的恋爱时,莫名其妙地确定了关系。
再后来,周月白和我说他准备回国发展。
嘿嘿,“金牌红娘”即将重出江湖。
在看房那天,我还特意挑了个阳光正好的时间。
站在阳台上,正好能看见对面林夏的窗户。
周月白一眼就相中了这套房。
回去的路上,李婷在电话问我:“你说他们这次能成吗?”
“放心吧,好事多磨。”
这不,现在每次去“拾光”,看着他们俩你弹琴我写稿的默契,总会想起当年的他们。
我们见证了他们的故事,却也在不经意间,写就了属于我们的故事。
兜兜转转,原来每个人都在等着,属于自己的那杯刚好温度的奶茶。
13
在山区的最后一个星期,我们收到了一个好消息。
周月白发起的钢琴募捐计划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,其中包括他在维也纳的几位音乐家朋友。
“真的要送一架钢琴来?”
校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。
“是的,下个月就能到。”周月白说,“我们还计划每个月派专业老师来上课。”
看着校长喜极而泣的样子,我默默用相机记录着这一刻。
不知不觉间,我发现自己的报道重点,
已经从留守儿童的困境,转向了这场由音乐带来的改变。
晚上回到住处,周月白像往常一样泡了两杯茶。
“我记得,第一次见你。”他转动着手中的咖啡杯,琥珀色的液体映着窗外的暮光。
“那天夕阳特别好,我看到你坐在台阶上。”
他的声音里带着怀念。
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,仿佛还能感受到那天的温度。
“后来我悄悄问了班长,才知道你在写新闻稿。”
他的声音轻得像是怕惊醒回忆,
“林婷还在旁边说你总是会为了一个细节,反复修改好多遍。”
“原来......”我的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。
他微微前倾,“所以每次看到你写稿,我就会找个理由送去水或奶茶。”
“我只是觉得,一个愿意用心记录他人故事的人,值得被温柔以待。”
夜色渐深,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。
我看着窗外的月光,“这次的报道我想用一个新的角度。”
“嗯?”
“我想写写音乐如何改变一个山村的故事。”
我转过头看着他,“也想写写,它如何让两个追逐梦想的人重逢。”
他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握住了我的手。
月光下,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柔的光芒。
14
从苏北回来后,我熬
夜赶完了稿子。
但第二天傍晚,主编打来电话,说这篇稿子的角度需要调整。
“现在的报道太过表面,我们需要更深层的观察和思考。留守儿童的问题,不仅仅是数字。”
“明天早上能交吗?”
主编问。
我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攥紧了手机。
“我试试。”
挂断电话,我深吸一口气。
作为记者,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时刻。
但面对留守儿童这个话题,我确实投入了太多个人情绪,反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议题。
周月白约我见面的短信还躺在对话框里,我犹豫片刻,回复道:
“抱歉,稿子被打回来了,可能要通宵重写。”
“需要我陪你吗?”
他很快回复。
“不用了,你早点休息。”
重新打开文档,删掉大段内容。
窗外乌云密布,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雨。
我强迫自己专注于数据分析,试图找出问题的核心。
不知过了多久,雨点开始敲打窗户。
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看着已经写到一半的稿子,突然想到什么。
正准备去翻找之前的采访录音,一声惊雷炸响,整个世界陷入黑暗。
我看着电脑屏幕一点点暗下去,胃里泛起一阵酸涩。
还有不到十个小时就要交稿,而这篇重写的报告,才刚刚理清思路。
手机屏幕亮起。
是周月白。
“在家吗?看到你那边停电了。”
他的声音低沉温柔,像是裹着蜜糖的钢琴音色。
15
他放下电脑,在我身边坐下。
“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?”
我把采访录音和笔记递给他,简单解释了主编的意见。
“的确,”他认真翻看着资料,“数据很详实,但少了些温度。”
我愣了一下:“温度?
忆中有些不同,少了些许离别的愁绪,多了一份温暖的笃定。
曲调里仿佛揉进了维也纳的雪,苏北的风,还有这七年来所有的思念。
我站在窗边,被阳光染成金色的尘埃在空气中飞舞,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高中的那个下午。
琴声渐渐停下,他转身向我走来。
“这些年,我演出过很多次这首曲子,”
他的声音很轻,“但每一次,都会想起你在琴房外写稿的样子。”
周月白深吸一口气,缓缓地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天鹅绒盒子。
他单膝跪下,声音有些颤抖:“那时我就在想,如果有一天,我能在舞台上弹一首属于我们的曲子。”
“写进去的一定是,夏夜的雨声,山间的清风,还有你笔下的每一个故事。”
盒子轻轻打开,里面是一枚镶着蓝宝石的戒指,那抹蓝色像极了高中操场上方的晴空。
“所以余生的旋律,愿意让我们一起谱写吗?”
远处隐约传来钢琴声,过往的等待、思念,都在这个瞬间有了最好的答案。
我看着他眼中的坚定与期待,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。
“我愿意。”
17
婚礼选在了深秋,天空像被洗过一般透亮。
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婚礼场地,而是在那栋老房子里举办了一场别致的音乐沙龙。
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沉淀着岁月的温度,
就像我们的故事一样,经过时光的发酵,愈加醇香。
婚礼只邀请了最亲近的人。
李婷站在梳妆镜前,替我整理头纱的手有些发抖。
“你知道吗?”她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,
“高中的时候,我就在想,如果你们能在一起该有多好。”
“周月白弹琴的时候,他的眼神从来都是看着新闻社的方向。那时候我就觉得,这个男生一定会带给你最美好的故事。”
在庭院里,来自山区的孩子们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