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宋小丫宋小山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狂薅女主气运后,炮灰农女怒赚百亿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葡萄椰椰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姐姐,水开了!”“小丫,水开了!”宋小丫正在为米缸满了高兴,宋小山和宋二娘的叫声把她拉回了现实。“来了!”宋小丫忙回到灶台前,见瓦罐盖子被水汽顶得噼噼作响,赶快揭开盖子,把六个鸡蛋全打了进去。灶膛里的火苗舔舔着瓦罐底部,发出轻微的噼啪声,瓦罐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,热气蒸腾。“退一根柴,火小点。”宋小丫用木勺在罐里慢慢搅拌,免得鸡蛋粘在锅底,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三个豁嘴粗瓷碗放在灶台上。荷包蛋逐渐凝固成型,白生生的蛋白颤颤巍巍,透出点嫩黄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“好香啊!”宋小山吸了吸鼻子,直勾勾地盯着瓦罐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。宋二娘干脆站起身,眼巴巴地望向荷包蛋,嘴里喃喃道:“鸡蛋......好香的鸡蛋......”宋小丫心中一酸,略等片刻...
“小丫,水开了!”
宋小丫正在为米缸满了高兴,宋小山和宋二娘的叫声把她拉回了现实。
“来了!”
宋小丫忙回到灶台前,见瓦罐盖子被水汽顶得噼噼作响,赶快揭开盖子,把六个鸡蛋全打了进去。
灶膛里的火苗舔舔着瓦罐底部,发出轻微的噼啪声,瓦罐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,热气蒸腾。
“退一根柴,火小点。”
宋小丫用木勺在罐里慢慢搅拌,免得鸡蛋粘在锅底,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三个豁嘴粗瓷碗放在灶台上。
荷包蛋逐渐凝固成型,白生生的蛋白颤颤巍巍,透出点嫩黄,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
“好香啊!”
宋小山吸了吸鼻子,直勾勾地盯着瓦罐,口水都快流下来了。
宋二娘干脆站起身,眼巴巴地望向荷包蛋,嘴里喃喃道:“鸡蛋......好香的鸡蛋......”
宋小丫心中一酸,略等片刻,招呼宋小山熄了火,将荷包蛋分别盛进三个碗里,又放进三根竹勺。
“一人一碗,开饭了。”
宋二娘和宋小山忙过来端起碗,跟在宋小丫身后到了堂屋。
两人迫不及待地在饭桌前坐下,埋头就要开吃,宋小丫忙提醒道:“小心烫。”
两人早饿狠了,听她这么说,鼓起嘴吹了几吹,便吃起来。
“呼呼......烫......烫......”宋小山一边吃一边吹气,舍不得放下勺子,小脸涨得通红,
宋小山吃了一口,陶醉地眯起眼。
宋二娘直接把一大块荷包蛋塞进嘴里,烫得直吸气,眼泪都差点流出来,却还是舍不得吐出来。
含糊不清地道:“烫......香......”
看到他们吃得这么香,宋小丫也忙咬了一口。
荷包蛋虽然没有放糖,却鲜香无比。
这可是她斗智斗勇斗极品挣来的,是她的战利品,当然好吃。
宋小山咬了口嫩嫩的蛋黄,想到了一个新问题。
“姐姐,奶奶会把鸡蛋拿走吗?”
“当然不会,这些全是我们的,以后每天都吃一个!”
“太好了!娘,我们每天都能吃鸡蛋了!”
小山欢呼起来,眼睛亮亮地告诉宋二娘这个好消息。
宋二娘咽下口里的蛋黄,含糊着响应:“太好了!”
宋小丫笑起来,心里却在盘算不停。
这家里,一根咸菜没有,各种调料全见了底。
包括宋小丫自己在内,衣衫破破烂烂,脚上穿着宋二郎在时编的草鞋。
床上的被子也是又薄又硬。
现在刚过中秋,天气不算太冷,这些衣物还能勉强遮丑。
要再冷点,便抵挡不住寒意。
到了数九腊月,山脚又湿又冷,若没有御寒的衣物,这一家三口只怕过不了冬。
这么一算下来,需要添置的东西,实在太多了。
十根手指都数不完。
看来要想活下来,还要把日子过好,道路阻且长啊!
宋小山年纪小胃口小,一碗热乎乎的荷包蛋吃下去便饱了。
宋二娘却有点意犹未尽,两个鸡蛋吃完,汤喝完,又抱着碗伸长舌头舔碗。
宋小山吓一跳,忙从她手里夺下碗:“娘,不可以这样。”
宋二娘又去端碗:“香,还要吃。”
宋小丫叹口气,拿过她的碗,把自己剩下的一个鸡蛋和半碗汤全倒给了她。
“吃吧。”
“小丫......”
宋二娘高兴地咧开嘴,又稀里胡噜地吃上了。
吃饭洗了碗,宋小丫舀来温水,又拿了块干净的帕子走到堂屋。”娘,小山,把脸洗洗。“
宋小山立刻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,仰起脏兮兮的小脸。
宋小丫拧干帕子,仔细地给他擦干净脸上的泪痕和鼻涕。
宋二娘也坐在一旁,仰起脸,等着宋小丫给她擦脸。
温热的帕子拂过脸颊,宋二娘舒服地眯起了眼睛。
洗干净脸后,宋小丫又找出木梳,先给宋小山梳头,把乱糟糟的头发梳顺,扎了个小揪揪。
然后,她拿起木梳,一下一下地梳理着宋二娘的头发。
宋二娘的头发很长,因为营养不良,干枯发黄,很是毛燥。
宋小丫把她脸颊两侧的碎发拢到耳后,简单地在脑后挽了个髻,用一根竹簪固定住。
看起来顿时清爽不少。
宋小丫又去竹篱笆下,摘下两朵红色野花,簪在她的鬓边。
宋二娘摸着鬓边野花,笑得眯起了眼:”好看......“
宋小丫这才有机会好好打量她。
宋二娘五官生得很精致。
纤秀的瓜子脸,弯弯的柳叶眉,圆圆的杏眼,挺翘的鼻子,小巧的嘴巴,即使那双杏眼没有神采,空洞洞的,也难掩她秀丽的容貌。
宋小丫有点看呆了。
宋二娘竟然长得这么好看,这样的长相,在乡下可不多见。
难怪即便没有神智,宋二郎也愿意娶她,并且疼爱异常。
联想起刚才她听说自己要被卖掉那激烈的反应,宋小丫有了猜测。
没准她以前是有钱人家的小姐,遭遇了什么意外,被人卖掉,急怒之下才失了神智。
她悄声问系统:”万事通,你知道宋二娘是什么来头吗?“
经过搜索,系统暂无宋二娘记录。万事通理直气壮地回答。”你不是万事通吗?这都不知道?“
宋小丫不满地问。
系统沉默了,拒绝再答。
宋小丫也不为难它。
等挣到钱,就寻名医替宋二娘好好医治,若是恢复神智,就能真相大白。
现在嘛,迫切需要解决的还是生计问题。
宋小丫打算上山一趟,采点野菜回来。
若是运气好,采到值钱的草药,卖给纪凌云,便能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。
宋小丫走进厨房,熟门熟路地背上背筐,拿起柴刀,准备上山。
堂屋里宋二娘吃饱了,脸也洗干净了,惬意地靠坐在竹椅上,抚着肚子昏昏欲睡。
看到宋小丫出来,强撑起眼皮,对她笑了笑。
“去床上睡吧,小山你也去睡会儿。”宋小丫就要去扶她。
宋二娘站起身,听话地进了卧室。
宋小山却不肯:“姐姐,我跟你一块上山。”
姐姐还在生病,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去?
他不放心。
“不用,你把娘看好就行了。”
“姐姐,你头不晕了吗?”
宋小山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直转,担心打量着她的脸色。
宋小丫摸摸额头,笑着道:“吃了饭不晕了。”
说实话,这顿饭并不抵事,也就压住了饥火。
可是热乎乎地喝下去,还是吃出了一身细汗,身上轻松不少,头也不晕了。
两人正说着话,就听到院外响起一道粗嘎的公鸭嗓。
“小丫,奶奶叫你过去!”
宋小山眨巴眨巴眼,小嘴噘了起来。
“姐姐,是三哥。”
宋小丫也听出来了,来人是大伯家的三小子,宋铁蛋。
宋小丫迷惑了。
这宋老太才在自家吃了瘪,怎么又叫自己过去?
是老年痴呆了,还是没长记性?
她就不想想,自己凭什么要听她的!
沈娘子三十多岁年纪,五官清秀,眉眼间带着笑意,让人感觉温和可亲。
穿着干净的青布衣裳,头发用木簪挽了个简单的髻,没有插任何花朵装饰,身上也没有戴任何首饰。
她的手里拿着一片干净的白菜叶子,叶子里是三个白面饼子。
饼子不大,很厚实,圆圆的,烙得焦黄,散发着淡淡的小麦甜香。”小丫等等。“沈娘子叫住宋小丫,将饼子递了过去:“婶子刚烙的饼子,你拿回去尝尝。”
宋小丫连忙摆手推辞:“婶子,你们自己留着吃吧。”
在这个年代,白面可是稀罕物,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。
宋小丫家里都吃粗粮野菜,白面想都不敢想。
沈娘子见宋小丫不肯收,板起脸。
“这不只是给你的,还有你娘和你弟弟的。快拿着,不然婶子可要生气了。”
宋小丫推辞不过,只得伸手接过:“谢谢婶子。”
沈娘子笑着道:“跟婶子还客气啥,快回去吧,路上小心点。”
宋小丫乖巧地点点头,转身往外走。
纪凌云一直把她送到院门口,仔细叮嘱她要如何煎药,如何服药,确认她明白了,才回到院子里。
宋小丫刚走,纪凌云的父亲纪先生便拄着拐杖,一瘸一拐地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他穿着一件深蓝色长衫,身形虽然高大,却瘦削得有些单薄,双眉不自觉微锁,带着些郁气。
纪先生是位秀才,在家中设了个学堂,教导附近几个村子的孩童启蒙。
束脩收得不多,钱粮皆可。
这父子俩,一个教书育人,一个治病救人,在这一带很受尊敬。
纪先生注视着宋小丫的背影,低声道:“这小丫头,变化真大。”
沈娘子顺着丈夫的目光看了一眼,唏嘘感叹。
“再不变,怕是要被那些人连骨头带肉生吞了。咱们家已经够不容易了,没想到世上还有更狠心更恶毒的人,连孤儿寡母的活路都不给。”
纪先生摇了摇头,眉间郁气更盛,不再说话,转身回了房。
沈娘子叹口气,扭过头,对着纪凌云道:”凌儿,你一定要争气啊,明年怎么着也要考上秀才,咱们一家子,全指望你了。“
纪凌云垂下眼帘,没有吭声,只默默坐回椅子,小心收拾宋小丫送来的草药。
宋小丫和纪凌云道别后,一边往家走,一边在心里盘算。
回家后熬锅野菜汤,再炒个醋溜白菜,加上面饼,就是很丰富的一顿。
她刚走到槐树旁,就见宋大丫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,挡在她面前。”给我站住!”
十四岁的宋大丫,身材高挑,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,五官匀称,在乡下姑娘里,算是长得俏丽的。
特别是那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,用蓝色布带扎着,垂在肩头,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,更添几分活力。
村里人见了她,都会夸一句:“这丫头,长得真喜庆!”
从小到大,听惯了夸赞的宋大丫,心里认定了自己是村里最好看的姑娘,连镇上的大小姐也比不上她。
这份自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,即使站着不动,都带着一股傲气。
可眼下宋小丫朝她走过来时,她却感觉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。
以前的宋小丫总是佝偻着身子,低着头,脸都看不真切,自然没人会觉得她好看。
今天她却挺直了腰杆。
头微微扬起,原本枯黄毛躁,乱糟糟篷在脸旁的头发,如今梳成了一条整齐的辫子垂在脑后,露出了清秀的脸庞。
白皙秀美的瓜子脸,乌黑明亮的大眼睛、小巧的鼻子和轮廓分明的双唇......
不仅五官精致漂亮,眉宇间还透出股机灵劲儿。
这模样,和从前的宋小丫判若两人,正是宋大丫最想要的长相。
这死丫头,竟然长了张狐媚子的脸!
宋大丫胸口涌上一股无名火,恶狠狠地瞪着宋小丫。
“死丫头!你耳朵聋了,叫不住你了!”
她比宋小丫高了一个头,身材也健壮许多,这么居高临下地怒斥她,还真有几分长姐的气势。
宋小丫不吃她这一套,翻了个白眼,面无表情地问:“宋大丫,有事吗?”
这声“大丫”,听在宋大丫耳朵里,比钉子钉在木板上还扎心,顿时忘了拦住宋小丫要干什么,气得用力一跺脚。
“宋红玉,宋红玉!我叫宋红玉,跟你说了多少遍,你怎么不长记性!”
宋大丫嫌自己的这名字难听,一直想换一个。
正好她在镇上听人说书,里头有位小姐叫红玉,她觉得好听,立马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。
并且告诉小姐妹们,以后都得叫她这名字。
要是谁再叫她“大丫”,她就会生气。
宋小丫瞧着她发狠的模样,不屑地撇撇嘴,冷冷问:“有什么事?说吧。”
宋大丫见她一点不尊敬自己,更气了,胸脯上下起伏,手一抬,就去拧宋小丫的胳膊。
“长本事了,敢这么跟我说话!”
这是她平日的惯常动作,以前宋小丫每次都低着头,任由她欺负,躲都不敢躲。
可惜今天的宋小丫却没那么好欺负,手腕一翻,抬手抓住了宋大丫的手腕。
宋大丫只觉得手腕的骨头都快被捏碎,疼得脸色发白,尖声叫道:“死丫头!放手!快放手!”
宋小丫手一抖,把宋大丫往后一甩。
宋大丫只觉一股大力袭来,”噔噔噔“连退好几步,要不是旁边的小姐妹眼疾手快扶住她,就得来个屁股墩!
宋大丫站稳脚跟,不敢置信地盯着宋小丫:“你、你敢打我?!”
宋小丫嫌弃地看了看手,在衣边擦了擦,才抬眼盯着宋大丫。
“有事快说,没事我可要走了!”
宋大丫怔住了,脑子里转了几圈,才愤愤地意识到,村里那些传闻说得没错,宋小丫是真的变了。
不仅不怕她奶奶她娘,连她都不怕了!
不晓得还有谁能镇住这死丫头。
她心里那点不服气在心里发酵,拳头握了又松,松了又握,身体晃了几下,却不敢真上前再动手。
宋小丫只见一道影子飞快地从草丛中窜了出去,定睛一看,竟是只灰色的兔子。
她想都没想,将手里削尖的树枝用力扔了出去。
可惜,兔子跑得太快,树枝又太轻,连兔子的边都没挨着。
还是兵器不趁手啊。
宋小丫看着光线越来越暗的山谷,决定今天就这样了,明天做好准备再来。
临走前,她打算挖几个陷阱。
打不到兔子,坑上一只也是好的。
宋二郎教过原主怎么做陷阱,并不算太难。
宋小丫另砍了根粗壮的树枝,用小刀削尖,在兔子出没的树下挖了个坑
这坑不大,直径也就一尺左右,深度也只有一尺多些。
然后她削了一些尖尖的树枝,一头削尖,一头粗些,尖的一头朝上,密密麻麻插在坑底,又在上面盖上一些干草和树叶,伪装得严严实实。
为了吸引兔子,她还摘了些嫩草洒在陷阱周围。
一个陷阱做好,宋小丫又在附近仔细观察,找到几处有兔子粪便和脚印的地方,如法炮制,挖了三个陷阱。
四个陷阱,怎么着也能抓到一只吧?
做好陷阱,天色完全黑了下来,宋小丫不敢多待,沿着原路往回走。
路上枯枝不少,宋小丫边走边捡,回到后山的时候,已经捡了一大捆,用麻绳捆好,放在背筐上面。
满满一筐药材,加上枯枝,少说也有四五十斤,宋小丫个子小小的,背着这么大一筐东西,看着都让人担心。
可她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,脚步依然轻快。
仿佛背的不是四五十斤的重物,而是一捆轻飘飘的稻草,一点也不吃力。
到了山下,已接近晚饭时间,不少人家的屋顶都冒出了袅袅炊烟。
宋小丫加快脚步,往家里走去。
走到家门口,发现院门大敞,这是有人到家里来了?
她刚进院子,房门开了,宋小山蹦了出来。
“姐姐!”
宋二娘也跟在他的身后走了出来,笑眯眯地叫她:”小丫!“
宋小丫冲他们点点头,把背筐放到地上。
宋小山看着姐姐背后垒成小山样的柴火,心疼得不行。”姐姐,你背这么重!“
他上前要帮宋小丫解柴火,宋小丫拦住他:”不重,我力气大。“
说着轻松地把柴火提了下来。
宋小山羡慕地看着她,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么大的力气。
宋小丫对他道:“你去拿几个笸萝。”
宋小山答应一声,蹦回了屋子。
宋二娘也忙忙地跟了进去。
宋小丫把白芨和黄精拿出来,在后面问他:”有谁来过吗?“
”大丫姐来了。“
”大丫来了。“宋二娘也忙重复道。”她来干嘛?“
”她说奶奶叫你去,我和娘躲在家里不开门也不出声,她敲了好一会儿门才走。“
”做得对,别理她。“
宋小丫看了一眼稀稀落落的竹篱笆,完全防不到人,谁都能进来。
房门又破又薄,遇到脾气暴的,一脚就能踹开。
太不安全了。
得想办法把篱笆墙垒高加固。
宋小山和宋二娘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兴致勃勃地清点着背筐里的东西。”姐姐,你好厉害,捡了好多东西啊。“
宋小山满脸喜气,转瞬又想到什么,担心地问:”不用送去给奶奶吧?“
”当然不送,草药拿去给小神医,其他的我们自己留着。“
”太好了!我和娘把草菇捡出来。“
宋二娘听到自己有份,立刻蹲下身,乐滋滋地忙活上了。
宋小丫却有点遗憾。
可惜没能抓只野鸡,野鸡和草菇一块炖,那可是鲜得不得了。
她把柴火提进厨房,捡了十个鸡蛋,打算提到族长家换点油盐。
家里调料只剩了点酱油和醋,做出来的菜没法吃。
想了想,她又把米缸里的大米倒了一半在米袋里,看能不能换点玉米面。
大米是好吃,可是以他们家现在的条件,天天吃浪费了点。
这半石大米能换到一石玉米面,可以多维持一段时间。
把要换的东西装好,宋小丫回到院子,对宋小山道:”你和娘在家,我去找小神医拿药。“
宋小山忙点头:”我会看好娘不乱跑。“
宋二娘也忙表态:”我不乱跑。“
宋小丫笑笑:”行,晚上我们做好吃的。“
她提着篮子,先去了族长家。
刚进院子,一条黄狗窜了出来,冲着宋小丫大声吠叫。
我的天,这么凶!
宋小丫吓得连连后退。”阿黄,瞎叫什么!“
云婶子闻声从厨房跑出来,喝斥阿黄:”是小丫,你不认得了!再乱叫,小心我把你炖了!“
被主人一凶,阿黄委屈地呜咽两声,不敢再上前,却仍紧紧盯着宋小丫。
宋小丫瞟着它,心里直打鼓。
阿黄这表现,该不会看出我换了芯儿了吧?
云嫂子看出了她的不安,再次喝斥阿黄:”回屋去,别在这吓人!“
阿黄“呜呜“两声,夹起尾巴跑进了屋。”小丫,有啥事吗?“云婶子转头问道。
宋小丫回过神来,忙递上篮子:”婶子,我想用鸡蛋换点油盐。“
宋家村所在的地区气候温暖,土地虽薄,却很适合种油菜。
到了春天,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,非常壮观。
所以菜油在这里不是稀缺货。
而且村民们更喜欢吃荤油,菜油的价格不算贵。
盐倒是稀罕物,不过这鸡蛋二文一个,十个就值二十文,换点油换点盐,足够了。”没问题。“云婶子是个爽快人,一口答应下来。
宋小丫又取下背筐,把大米提给云婶子。”婶子,我还想换点玉米面,行不行?“
云婶子笑起来:“行行,正好家里没有米了,我还说去镇上买点,婶子这就给你换。小丫,会计划了,不错。”
云婶子夸了她一句,提着篮子和米袋走进厨房,没一会儿又提了满满一篮东西出来。
不止装了大半罐子菜油,一包粗盐,还拿了两棵白菜,两根黄瓜和一把扁豆。
米袋子也变得鼓鼓的。”你看看,这里是一石玉米面。“
云婶子把米袋打开让宋小丫看。
袋子里黄灿灿的一片,看着就爱人。
“你平常做饭,玉米面里加点大米一起蒸,味道差不了多少,还抵饿耐吃。”
又指着篮子里的菜道:”我看你家里菜叶都没一根,这些你拿回去吃吧。“
宋小丫有点不好意思。
这些肯定比十个鸡蛋值钱。
“太多了......”
云婶子打断她:“没事没事,拿回去吧,都是些不值钱的。以后你有啥事儿需要帮忙,尽管开口,婶子能帮绝对帮。“
“小丫,你来了啊。”
两人正说着,老族长和他的儿子宋铁山走进了院子。
宋小丫本来就打算把这事告诉族长,以免村里其他女孩遭遇到同样的情况。
她摸了摸脑袋,把昨天在山里遇袭的事,跟族长详细说了一遍。
“那两小子明显不是我们村里人,说要把我背去卖了。”
宋族长听得倒吸口冷气:“好好好!反了天了,哪里来的小混混,竟敢对我们村里的人下手。”
宋小丫又道:“我迷迷糊糊没睁眼的时候,隐约听到另外有个人说话,声音还很熟。”
“这么说来,村里有人和这两个混混勾结。”纪凌云插话道。
“应该是,小丫,你听出是谁了吗?”
宋小丫摇摇头:“没听出来。没准哪天再听到他说话,能认出来。”
宋家村因为村民们都沾亲带故,很多人的长相声音比较相近。
宋小丫神智不清,分辨不出倒是正常。”行,你平时注意听听,认出来了,悄悄跟我说。“
宋族长嘱咐宋小丫,又拜托纪凌云,”小神医,麻烦你再帮小丫看看伤,这个家,她不能再出事了。“
纪凌云满口答应:”没问题。“
宋小丫正要说话,院外传来了纷乱的人声。
云婶子带人把粮食鸡蛋送来了。
宋族长数了数,见数量没错,叫他们放在屋里。
云婶子笑着对纪凌云道:“小神医,你得过去替小丫奶奶瞧瞧,她说心口痛得喘不过气,回屋躺床上就起不来了。”
旁边的小伙马上接话:“搬了这么多东西过来,她不心痛才怪。”
“总算让这只铁公鸡掉了点渣。”
“这次只怕要躺个十天半月了。”
大家嘻嘻哈哈笑个不停,纪凌云没有笑,只微微颔首。
“无妨,待会儿我去替她扎两针。”
宋族长叹口气,冲村民们挥手:“东西送到了赶快回去,废什么话。”转头对宋小丫道,“行了,我也走了。”
他边往外走边向宋小丫交代,“当初分家时立了字据,你奶奶不能再找你们讨要东西,她若是敢来,你只管找我,我给你做主。”
宋小丫感激地送他出门。
只要宋族长肯护着,宋老太别想再用孝道压制她。
待村人离开,纪凌云站起身招呼宋小丫坐下。
“小丫,来,我给你看看伤口。”
宋小丫听话地坐在他面前,摸了摸脑袋。
不知道怎么回事,闹了这么一场,除了肚子饿,她现在手脚不软,伤口也不痛了。
果然,纪凌云将布条取下,看到伤口,诧异地”咦”了一声。
“你这伤口,愈合得倒是好,都结痂了。”
“我昨天血流得止不住,在路边抓了把刺儿菜敷上,是刺儿菜的作用吧。”宋小丫解释道。
“按理说不能......”
纪凌云略一沉吟,并没有多纠结这个问题,把布条递给宋小丫。
“已经结痂,就不用绑了。“
宋小丫摸了摸伤口,上面果然硬硬的。
她简直不敢相信。
昨天脑袋上明明一个大洞,汩汩往外冒血,怎么着也得十天半月才可能结痂。
可这才过了一晚上,竟然就快好了,这复原能力也太强了。
莫非是她穿过来,身体变强壮了?
纪凌云从怀里摸出个白色小瓷盒,打开后,一股浓烈的药香扑面而来。
盒里是淡绿色的药膏。
纪凌云用细长的手指抠了一小块,轻柔地涂在宋小丫的伤口上。
宋小丫顿时感觉伤口上凉凉飕飕的,很舒服。
看来这药有消炎的作用。
纪凌云边涂边叮嘱:“注意不要碰水,饮食清淡些,过两天就好了。”
宋小丫老实地答应下来:”嗯,我记住了。“
纪凌云对她的态度很满意,点点头。”我先回去替宋二婶抓药。“他指着桌上的鸡蛋道:“大米鸡蛋你们留着自己吃。”
宋小丫挑起眉,疑惑地望着他。
不是说要拿到镇上药铺换药吗?
“你娘的病我能治,不用去镇上。”纪凌云摸摸宋小山毛茸茸的小脑袋,“小山,下午来我家拿药。”
小山用力点头,脆声应道:“好。”
纪凌云看向宋小丫,清清冷冷的脸上有了笑意。
“今天,你做得很好。”
纪凌云虽然心善,却从不管别人家闲事。
今天他的举动已经出乎宋小丫的意外,没想到现在还这么说。
“谢谢你,纪大哥。”她衷心地道。
纪凌云摇摇头,只道:“吃了饭,让宋二婶好好歇一歇,我走了。”
宋小丫见他要离开,忙拦住他:“纪大哥,你拿点鸡蛋回去给纪大叔吃吧。”
这些鸡蛋全靠纪凌云才能拿到,让他拿几个回去充作诊费理所应当。
纪凌云摆摆手,快步出了屋:“不用,我家里有。”
宋小丫看着他修长的背影,很感慨。
宋老太一家是宋小丫的至亲家人,却跟蚂蛭一般,只想吸她的血,根本不在意她的死活。
幸好有纪凌云和宋族长这样有正义感的人存在,要不然今天这事还不知道会是怎么结果呢。
纪凌云一走,宋小丫就把鸡蛋提回厨房,准备烧火做饭。
三人都饥肠辘辘,煮米饭太费时间,干脆直接煮荷包蛋。
烧一瓦罐水,一人两个鸡蛋打下去,不到一刻钟就能吃到嘴里,汤汤水水一大碗,又饱肚子又好吃。
宋小丫虽然身在现代,没有用过乡下的土灶,不过原身的记忆还在。
她把灶台细细端详片刻,就知道该怎么用了。
宋小丫从水缸里舀了一勺水到灶上的瓦罐里,正准备生火,宋小山跑了进来。
“姐姐,我来生火!”
“你去外面陪着娘,我一个人就行。”宋小丫看着那张小脸,柔声道。
这孩子别看年纪小,却极聪明极有义气,今天冲出屋子保护她,让她很意外也很感动。
宋小山却舍不得走,直接跑到灶台前坐下,认真道:“我会烧火。”
宋二娘也跑进来,忙不迭坐到宋小山身边,讨好地对宋小丫笑:“烧火,我会烧火。”
这其乐融融的场景,是宋小丫没有感受过的,她的眼眶不由得阵阵发涩。”行,你们烧火吧。“
她低下头,吸了吸鼻子,拿出六个鸡蛋,其余的放到了墙边的橱柜里。
那袋大米,则倒进了米缸里,将将装了一缸。
看着满满的米缸,她的心稳了下来。
短时间内,一家三口不会再饿肚子。
命算保住了。
“小丫来了啊。”宋族长笑呵呵地向宋小丫打招呼。
宋小丫一一问好:“族长爷爷,铁山叔。”
“小丫拿了十个鸡蛋来换油盐......”云婶子抢着道。
族长瞥了一眼篮子,很不悦。
“就这点东西,也好意思收鸡蛋?快把鸡蛋还给她!”
云婶子愣了愣,不敢反驳,扭身要往厨房走。
宋小丫头哪能要回鸡蛋,忙道:“不用了,我家里还有。”
她连声道谢,快步出了院子,任凭族长在身后怎么喊都没停下脚步。
宋铁山望着宋小丫瘦弱的背影,感叹道:“这丫头看着比以前机灵多了。”
宋族长刚才那话只是随口一说,既然宋小丫已经走了,他没有坚持,边往屋里走边道:“可不是嘛,今天还让她奶奶和大伯娘没脸了。”
宋铁山当时不在村里,听了这话顿觉稀奇,连忙问道:“那么个软柿子,也硬气起来了?怎么回事?”
云婶子跟着他们进屋,将宋小丫大战宋氏婆媳的经过绘声绘色讲了一遍。
“变这么厉害了?”宋铁山啧啧称奇。
“再不厉害就要被卖了,被逼的!”宋族长接过云婶子递过来的水,喝了一口道。”也会计划了,刚才还用大米找我换玉米面,说是想多吃一段时间。“云婶子又道。
“以后你们多照应着他们家一些,孤儿寡母的,不容易。”
宋族长年事已高,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由宋铁山负责。
宋铁山为人热心,做事却粗枝大叶,还真没注意到宋小丫家的情况。
他挠挠头,粗声应道:“行。”
云婶子帮丈夫解释道:“爹,小丫家那情况,铁山不好多管啊。”
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,宋二娘虽然傻,但模样长得好,宋铁山若是走得太近,难免惹人闲话。
“你怎么不想着帮一把?”宋族长瞪了她一眼。
云婶子很委屈。
“爹,小丫对她奶奶孝顺得很,我劝过她要先顾着自己,可她不听啊。我说多了,倒像是我挑拨离间。”
宋族长一想也是。
自己不强硬起来,别人想帮也帮不了。
他叹口气:“希望她这次是真的看明白,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。”
***
从宋族长家出来,宋小丫踩着被太阳晒得有些松散的土路,向村口走去。
经过村中心的老槐树下时,就见几个小姑娘坐在树荫下做针线。
说说笑笑的,很是热闹。
堂姐宋大丫也在其中,正笑得开怀。
一个小姑娘看到宋小丫,扯了扯宋大丫的衣袖:“那不是小丫吗,怎么从族长家出来了?“
宋大丫转过头来,脸色立马就变了。
她站起身,冲着宋小丫喊:“小丫,给我过来!”
宋小丫假装没听见,埋头紧走几步,拐进了纪凌云家的院子。
宋大丫瞪大眼不敢相信。
平时小丫看到她,就跟见到猫的耗子,老远就垂头立正站好,大气不敢喘。
今天怎么了?
敢不理她?
旁边的小姑娘们也稀奇不已,叽叽喳喳发表意见。”小丫耳朵聋了?听不到你叫她?“
”这么近,怎么可能听不到,这是不把大丫放在眼里。“
“当你说话在放屁呢!”
宋大丫脸上铁青,想要追上去抓住她,可那是小神医的家,她没病没痛,不敢随便上门。
她恨恨地跺了跺脚,怒骂道:“好你个死丫头,翅膀硬了是吧?有本事呆在里面别出来!”
“对,等她出来好好收拾她一顿,我们帮你!”
这几个小丫头都是纪凌云的仰慕者,可惜纪凌云面对她们,总是板着冰块脸,让人不敢靠近。
宋小丫就这么堂而皇之走进他家,怎么不叫人愤恨嫉妒!
必须收拾她!
纪凌云家在村口,是一座青砖绿瓦的小院。
四周筑着高大结实的围墙。
院子很大,房前屋后种满了绿竹,微风过处,竹影轻晃,格外的静谧安然。
厨房的烟囱里升起一缕缕炊烟,为这片幽静添了几分生活烟火气。
这房子是纪家十年前搬来时修建的,在村里一众土坯茅草房中格外醒目。
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。
此刻,透过半掩的院门,能看到院子一角摆了不少草药,空气中浮动着微苦的药香。
纪凌云坐在竹椅上,正埋头整理草药。
他穿了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长衫,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,洒在他的侧脸上,更显得他眉目清朗,俊逸出尘。
听到门响,纪凌云抬起头。
见是宋小丫,他站起身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个温暖的笑:“小丫来了。”
宋小丫走到纪凌云面前,从篮子里拿出黄精和白芨,递给他。
“纪大哥,你看看这些怎么样?”
纪凌云接过草药,仔细检查一番,点点头:“不错。”
他从旁边拿出一杆小秤,分别称了黄精和白芨的重量。
黄精三斤四两,白芨六斤五两。
纪凌云账算得很快,几乎是称完重量的同时,就开始报价。
“黄精十二文一斤,白芨十六文一斤,一共是一百四十五文。”
宋小丫在心里默默算了一遍,分毫不错。
只是这价格,比她预想的要高一些。
莫非纪凌云在故意帮衬她?
“价格是不是太高了点?”宋小丫问道。
纪凌云简短地解释:“成色好,价格自然高,你等一等。”
他放下药材,转身进了屋,不一会儿拿了一串铜钱出来。
“一百四十五文,你数数。”
这么一大串!
宋小丫眼睛一下亮了!
她喜滋滋地接过铜钱,下意识掂了掂。
挺沉!
前世今生两辈子,她还没拿过这么沉的钱!
宋小丫嘴角不自觉地疯狂上扬,乌黑的双眼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。
她平时来纪家,都是躲在宋二郎身后,低着头,缩着脖子,一言不发,纪凌云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如此欢喜的模样。
一时间竟有些呆住了。”谢谢纪大哥。“
宋小丫小心将铜钱装到篮子里,用白菜压住,又取下背筐,把那些不值钱的草药倒在地上。
“这里还有一些草药。”
纪凌云回过神来,眯了眼,正要报价,宋小丫忙道:”这些是我送给你的,不要钱。“
”那怎么行......”
“你给我娘治病拿药都不要钱。”宋小丫嘟起了嘴。
纪凌云看着她这难得的可爱俏皮样,笑笑,没有坚持,从旁边的药筐里拿出两个草药包递给她。
“这是你娘的药......”
宋小丫接过来道了谢,正要转身离开,就听见厨房里传来一阵响动。
纪母沈娘子掀开布帘走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