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
保险起见,徐南风还是挖了一个坑,用塑料布包好,放进去盖上土,上面还压了一个大石头。坐在石头上又歇了一会儿,开始下山。
摘了几个青柿子,几个野梨,又砍了一篓子柴火,徐南风背着回家了。
院子里,徐建业坐在地上,他旁边是坐在座叵里面的妹妹,陈小琴则在摘菜。看见她回来,说了一句:“真勤快。”
徐南风没理她,打水去屋里擦洗一遍,脱了外面的外套,随手洗了晾起来。本来两双鞋,徐建设一双小了给了她,她全部进行了加固,希望可以多坚持一些日子。
今晚不做饼了,王菊花让她蒸包子,青菜配油渣和粉条,面已经开了,锅里捂的绿豆也烂了,徐南风开始揉面包包子。
包子上笼,徐建设才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:“包子还没熟?果子呢?”
徐南风:“篓子里,柿子要放放才能吃。”
徐建设:“用你说?这梨也太小了……”
包子刚刚出笼,王菊花和徐建国,徐建军就到家了,看了看桌子上晾着的汤,和热乎乎的包子, 王菊花难得没有唠叨。
晚上,徐南风躺在床上,想着从哪个方向去省城 ,镇上反而不能走,还有,必须要上山拿东西,如果绕过镇子,估计就远了去了。唉,走路难啊……
早睡早起,徐南风做好饭,一家人坐在厨房门口吃,早上外面比较凉快。陈小琴没有做好饭,大的小的都在哭,徐老四还没起来。
王菊花看不过去,掰了一个包子,塞小姑娘手里一小块,剩下给了徐建业。陈小琴心酸不已,建业如果好好的,何至于此?
话说徐老大和苗云,两个人来到上河村,这家人早已人去楼空。原来这对男女是两个知青,在这里成的家。
男方据说是省城的,考上大学后先回去了,女方家里估计早没有她的地方了,嫁人更好,不用回来了。
女人连续生了三个闺女,第四胎终于生了儿子,这才被婆家接走了。至于家住哪里,没人知道,那家人当时开着小汽车,尊贵着呢,谁敢问?
说是来走亲戚,苗云在弟弟家吃了午饭就走了,一个出家女,还是哑巴,没人稀罕理她,更何况还穷。
母子二人决定再去镇上打听打听,徐老大问道:“妈,你是不是认识一个医生?”
苗云皱着眉头,一时没想起来,徐老大:“她好像知道你有四个孙子?当时菊花就…误会你,以为你把南风和建业换了…”
苗云真不想理他:天天自作聪明,自以为是,一个大男人老在家里算计,唉,自己太失败了,家里有什么事都冲在前头,为了他们…结果呢,这就是命啊!
徐老大也觉得有点丢人,可是谁让老娘瞒得这么紧,早点告诉我,保准一切顺顺利利的!
“妈,要不…咱们去医院,就当给你…”
苗云垂眸不语:看病吗?呵呵呵…真是孝顺啊,早知道这样…当年,老娘还不如改嫁呢,管你们徐家的死活!
徐老大不敢再问,一直默默的跟在苗云后面,到镇上医院,问一遍才算知道,人家已经退休好几年了。
出了医院,天色已晚,娘俩哪还有力气再走回去,只好花五毛钱,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破瓦房,凑合住一晚。
第二天两个人起来,顾不上吃饭,又想着去人家家里不能空手,买了几根油条就找了过去。
这个老太太比苗云大几岁,当年看她没了男人,在村里接生碰到解决不了的,就赶紧帮着送医院,人勤快比较负责任,就记住了她,没少指导她一些专业知识。